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工作室简介

吴佩衡先生受西汉时期《欧洲杯竞猜》重阳理论和东汉《欧洲杯竞猜》三阴寒化证温阳扶正思想启发,汲取清末著名伤寒医家郑钦安学说之精华,擅用附子治疗阳虚阴寒等证,发展、弘扬扶阳学术于云南,广泛用于内、外、妇、儿等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治,特色鲜明、疗效确切,开创了云南省经方学理,编著有《欧洲杯竞猜》《欧洲杯竞猜》《欧洲杯竞猜》《欧洲杯竞猜》《竞猜app》《欧洲杯竞猜》等多部著作。历代流派传承人在继承的基础上,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新观点,开展相关研究,开发系列医院制剂,丰富了风湿病、外感病、脾胃病及其他中医内科疑难杂症治疗的理论和实践,切实提高了中医药临床诊疗水平。初步构建了能够按照中医药规律开展较高水平研究的科研、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及新一代名中医的良好平台;形成了基本符合中医药特点、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多种运行机制、组织模式,以及符合中医药科学研究特点的微观科研机制。

基本学术思想内容:

1、以扶阳为治疗阳虚阴寒证之本

吴佩衡扶阳学术思想特别强调阳气在人体生命过程中的首要作用,认为阳气是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原动力,并依据《欧洲杯竞猜》“阳生阴长,阳杀阴藏”等阴阳互根的基本理论,提出在疾病后期,出现阳或阴阳俱虚的情况时,须以“回阳”为第一要义。对阳虚阴寒证的治疗经验尤为丰富,极为尊崇《欧洲杯竞猜》“温扶阳气”的治疗大法,对人体须当保存“元气”的重要意义有深刻体会,主张对阳虚阴寒证的治疗,必须抓住“温扶先天心肾阳气”这个主要环节,方能获得阳复阴退,克敌制胜的效果。对扶阳祛寒的治法和用药,主张宜温而不宜补,温则气血流通,补则寒湿易滞而制肘,不利于寒湿的祛除,临床上很少用滋补药品,采用四逆汤、通脉四逆汤、白通汤、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扶阳散寒之剂,治愈许多阳虚阴寒病证,时值阴寒危笃重证,敢于以温热大剂力挽沉疴。

2、重视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的辨证关系

吴佩衡先生受明代医家李中梓“肾为先天之本,脾为后天之本”学术观点的启发,十分重视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的相互关系,并将其喻为母子关系。

在生理上,先天心肾是人身元气之源,后天牌胃是滋养之源,心阳旺盛则心肾相交,水火既济,元气得以生生不息,脾胃得此真元之气以腐熟水谷,运化精微,营养五脏六腑,密腠理,温肌肤,实四肢。而脾胃化生之精气又源源不断地供给心肾,心阳充沛则肾水潜伏而肾脏温,肾水上升而心脏凉,是以水火既济而内脏安谧,人体健壮。在病理方面,心阳衰弱,则水火不济,内脏失调,人体衰弱,外邪侵袭。

在治疗上,主张扶正祛邪以助少火,以温肾健脾之法温少火以扶真元,先后天并固。常用四逆汤、桂附理中汤与通脉四逆汤等附、姜、草三味为主的方剂作为先后天脾肾兼顾之方,用以治疗寒湿、虚寒之沉疴疾,疗效十分显著。

3、精辨寒热,审证准确

从寒证、热证的各种临床表现,归纳了寒热辨证的基本要领,即热证为“身轻恶热,张目不眠,声音宏亮,口臭气粗”;寒证为“身重恶寒,目瞑嗜卧,声低息短,少气懒言”。真热证烦渴喜冷饮,口气蒸手,真寒证则口润不渴,或渴喜热饮而不多,口气不蒸手。临床上不论患者症状如何烦杂多变,疑似隐约,通过全面诊察之后,以此做为指导辨证的要领,则热证、寒证不难以确立,在他的临床治验中,始终贯穿着这个精神。

4、主张早用四逆诸方,扶阳固本

对于运用四逆汤的体会,认为该方不仅能治太阳以及三阴寒化证,得其要者,一方可治数百种病,因病加减,其功用更为无穷。主张一切阳虚阴盛之病皆可用此方,若出当用而用之不早,则恐追之不及。即擅用四逆汤,不仅将其用于阳虚阴寒证已成之后,更重要的是善于抓住时机,早期治疗,使疗效更为显著。诸如对麻疹患儿的治疗,不拘泥于常规的升提透疹及清热解毒之法独树一帜。认为小儿非纯阳而是稚阳之体,不宜过于表散,必须辨其寒热虛实而随证施治。对某些证情确属寒或过用寒凉而致疹毒内陷转为阴证的患儿,分别投以四逆汤加味,或麻辛附子汤,或小青龙汤加附子而治愈。此可谓开创了中医学中使用温热重剂治疗麻疹的先河,非常值得后人深入研究并加以总结提高。

5、由博返约,推崇中药十大“主帅”

在谙熟医圣张仲景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的基础上,推出了中药十大“主帅”,即附子、干姜、肉桂、麻黄、桂枝、细辛、石膏、大黄、芒硝、黄连。因此十味中药性能峻猛,临床医者多惧怕用之,即便使用,量也甚微,对于危重病证实难奏效。流派创始人吴佩衡先生认为用药如用兵,药不胜病,犹兵不胜敌。能否胜敌,应视善不善用兵而定。他指出古人所谓“人参杀人无过,附子大黄救人无功”的偏见,以强调使用药物的关键在于辨清寒热虚实,当用不当用。只要辨证准确,配伍得当,不仅治疗一般疾病效如桴鼓,而且对于多数疑难重证及沉疴痼疾亦可奏效。在历代传承人临床诊治中,中药十大“主帅”对于中医急症、顽症等危重病证的救治,起到了药到病除的作用,且经济实惠。

6、善用经方,重用、巧用附子

流派创始人吴佩衡先生以擅用经方著称,其中在四逆汤及其类方的附子方药的运用尤为突出,素有“吴附子”的美誉。附子被誉为“百药之长”,通行十二经,具有回阳救逆、补火助阳,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,吴佩衡先生将其列为“中药十大主帅”之首。吴佩衡先生对附子一药,较有研究,在临床应用方面,具有独到之处,据他多年临证体验,只要谙熟附子的药性,配伍及用量适宜,炮炙煎煮得法,且不违背辨证论治的精神,则其应用范围甚广。对于因附子煎煮不透而发生乌头碱毒性反应者,他用煎透的附子水或四逆汤加肉桂予与解救,收到显著的效果,这是他匠心独运的一种突破和创新。

7、外感早治,谨防传变

对外感病的治疗,首先注重表证的及时处理,强调贵在早治、急治,以免导致病邪传变入里之患,此即“善治者,治皮毛”的用意。主张伤寒表证初起,切实地把握住“太阳”这一关,采用桂枝汤、麻黄汤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或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方剂分别施治,对证下药,往往一汗而解,并且根据人体正气的强弱,感邪的轻重,在方药的配伍及剂量增减上灵活掌握,权衡变通,使之能多发汗、少发汗、微似汗出、不令汗出或反收虚汗,一方数用,均能奏效而不伤正。

8、在继承的基础上,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新观点,开发了扶阳温针、扶阳灸、扶阳熨、扶阳罐、扶阳熏蒸、扶阳熏洗、扶阳药浴、扶阳泥疗、扶阳膏方、扶阳穴位贴敷、扶阳中药封包、扶阳膏方等一系列“吴氏中医扶阳疗法”外治技术体系及中药制剂,形成了扶阳序贯疗法、内外合治,疗效显著。

扫一扫,手机端浏览